杏悦注册首頁

杏悦注册網站xml地圖

文章詳情
城院首頁

儒家仁愛觀及其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其中仁愛觀作為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內核,不只是一個道德層面的概念💆‍♂️🙅🏻‍♀️,而是一個兼具本體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的核心範疇,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值得深入闡發🧘🏻。

從本體論看儒家仁愛觀的人格平等意蘊🙁。“仁”者💇🏼‍♀️,二人也,標示著人不是孤立的個體存在。因此,“仁”最直白的含義就是人與人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相知相通相愛的共情🙆🏻‍♂️。于是,當孔子的學生樊遲問“仁”時,孔子就直接回答曰“愛人”🧎‍♂️⏬,這是“仁”的一般含義。但是⛓,不止如此,從字源學考察,“仁”字中的這個“二”🧑‍🍳,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橫代表地,“仁”表示天地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生命源于天地萬物,人道源于天地之道🎞,人性本于天地之性,那麼“仁”就不僅體現為人倫之道🧖🏼‍♀️,而且承載著宇宙本體、蘊含著天地之性。以天道立人道🪹,以天性定人性,這就是儒家仁愛觀的本體論根據🧘🏻‍♀️。孔子仁愛觀的本體論建構⟹🙅🏽,在後來儒家思想的發展中得到進一步闡發和完善。如孟子基于人之“四端”而提出盡心🧀🧑🏽‍✈️、知性、知天🎡。北宋儒學大家張載指出“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𓀇,吾與也”🤙🏿,明確提出天人一體的哲學本體論思想。到明代大儒王陽明那裡👹,孔子的“仁”被稱為良知🌬,“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直截了當地提出“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都具有源于天地萬物本性之“仁”,都蘊蓄了至善至美的天性。

正是基于“仁”的這一本性☸️🚼,儒家仁愛觀蘊含了獨特而深刻的人格平等思想🏓。第一,儒家從人人具有的仁心😇、“四端”、“良知”出發🧝🏼,推己及人,親親、仁民、愛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期實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社會平等。第二🧑🏽,儒家強調“當仁,不讓于師”,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主張“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人格尊嚴👇🏿,可以舍棄生命🧑🏼‍🤝‍🧑🏼。在對待他人時👨🏽,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將尊重人格作為“仁”的基本內涵。第三⚠️,儒家還重視在人格尊重基礎上成就他人的主動性,即所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君子成人之美”,在成就別人的同時實現自我完善,這就將仁愛思想提升到心系蒼生、經世濟民的高度👆🏼。

從價值論看儒家仁愛觀的自由境界追求。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人類解放理想建立在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基礎之上,這裡的自由全面🦻🏻,既包括人的外在的社會權利保障💂🏽‍♀️,又包括人的內在精神的超越。儒家思想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豐富深刻的開掘,只是重點放在後一個方面👩🏿‍✈️。其一,“仁”為天地所賦,人人內在具足,人所做的就是激活它、放大它,這就為人可以通過“仁”的修養提升而實現精神自由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不在于來生,也不在于上帝或神的賜予🎴,而是在此生、在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實現👩🏼‍🦱。這樣,主體自覺就具有決定性意義,一要看有沒有求仁的志向🧑🏽‍💼:“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二要看能不能作出求仁的正確選擇🆒:“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三要看是不是具備求仁的擔當和毅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𓀏?”對“仁”的追求、體悟、實踐,就是使人真正成為人的生命實踐過程。因此,儒家的仁愛觀也可以說是成人之道。其二,通過對內在之“仁”的激活而達至自由境界的路徑是什麼呢👾?那就是回到“仁”的本源👵🏿、本體,或者說,個體要與“仁”所承載的天地萬物之整體合一,也就是個體人要超越小我回歸大我💆‍♂️,超越私我進入無我。《論語》中孔子在很多場合表達過這個意思💁🏽‍♀️,最直白的是《論語·子罕》篇中所記載的,“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後世儒家進一步闡發,如《大學》的誠意🫱🏽、正心,《中庸》的“至誠無息”🎖🛌,以至宋明理學的“存天理”、心學的“致良知”等,雖然切入點不一,但強調自我超越是相同的🧙🏿。在儒家看來,只有回歸“仁”的本性本體而進入無私無我的狀態,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擁有真正的自由🧔🏼‍♂️,並體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其三,儒家所追求的自由境界並不只是停留在個體層面,而是寄望通過個體修養推進安邦治國、社會和諧🪴、百姓幸福🙅🏽‍♀️。這就是孔子念念不忘的“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通過修己、克己恢複社會秩序。當學生子路不斷追問什麼是君子時,孔子作了一個遞進式的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表達的正是“克己複禮”的理念。後來《大學》提出的“格物、致知、誠意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中庸》的“篤恭而天下平”🧑‍🎓,也為這一理念提供了更精細化的闡釋📵。

從方法論看儒家仁愛觀的道德踐履工夫。儒家仁愛觀不是紙上談兵🧛🏿‍♀️,不是純理論思辨,而是一定要落實到日常生活體悟踐履和生命價值提升中去🧘🏼‍♀️。因此,儒家特別推崇三個統一。一是知😏、仁、勇的統一🚵🏿。這裡的“知”通“智”。孔子提出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就包含了三者統一的標准,而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達到,所以他說“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又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明確表達仁者一定有知、有勇,而知者和勇者不一定有“仁”👱🏻‍♀️。二是知與行的統一。孔子特別強調行的重要性,“學而時習之”“傳不習乎”中的“習”就是行,“敬事而信”“事父母”“事君”中的“事”也是行,“父沒🧑🏻‍✈️,觀其行”“聽其言而觀其行”則明確表達了孔子對行的重視♜。一個人有沒有仁愛之心🎫,別人是看不見的,真正的仁道修養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行為的點滴之中🥞。知與行的統一,關鍵在心口如一、言行如一。孔子批評最多的是“巧言令色,鮮矣仁”,要求“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孔子最稱許的是“訥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因此🤵🏿‍♀️,孔子和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內省不疚”的省察工夫🏃‍♀️,以達到致知、正行的目的。後來到王陽明那裡,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明確將知與行統一于一體。三是內聖與外王的統一。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目標,也是知、仁🚋、勇統一和知行統一的踐履工夫所達到的必然結果。在孔子那裡,內聖外王是其德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內聖是前提,外王是自然產生的結果,而入仕做官參與實際政治👐🏻,並不是目的。因此,“外王”的內涵是很寬泛的🙎🏻‍♀️。當孔子回答什麼叫從政時說🚓,“《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在此明確表達了“孝亦為政”的看法。又如樊遲問仁🧜🏿‍♀️,孔子答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達到了恭、敬、忠的內修境界🗓,便是無往而不勝的“外王”,就是《中庸》所闡述的“素位而行”,則“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的自由通達境地。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儒家仁愛觀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呈現出鮮明的時代價值。第一🤵🏽,儒家仁愛觀與中國共產黨堅持的人民至上的政治觀念相契合,“仁者愛人”👩🏻‍🦳,仁愛觀的這一基本價值理念貫穿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穿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之中↖️,為民造福成為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第二,仁愛觀所具有的豐富內涵,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並落實在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之中。第三,從社會關系把握人的本質👨‍👧‍👧,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從社會關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質,中華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國天下之中,都反對把人看作孤立的個體👩🏻。”“仁”的內涵就是群己合一、命運與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系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喻立平

杏悅注冊